首页

https://www.umhom.com/

时间:2025-05-25 14:15:30 作者:多国青年导演走进广西 影像“搭桥”促文化交流 浏览量:65970

  中新网南宁5月24日电 (黄艳梅 吴昕)“此次跨文化影像交流活动不仅令中国观众有机会从另一个视角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鲜活且富有创造力的中国形象。”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教授Francesco Cardinali近日在广西南宁表示。

  202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广西行活动近日举行,来自美国、意大利、泰国等国的十位青年导演围绕“创意、创想、创造”主题,深入广西南宁、桂林、防城港等地进行创作,沉浸式领略广西的风土人情。

  十位青年导演历时17天,用镜头记录广西的秀美风景,以独特的文化发现视角,围绕折纸艺术、边境上班族、杂技表演、老友粉、街头涂鸦等选题,创作出十部充满“桂味”的纪录短片,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影像之桥。

  202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广西行展映仪式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共有《壮乡坭》《白墙上的追光者》《南宁夜市:夜之诗篇》《永不落幕》《车轮上的两国故事》等10部纪录片参与。从北仑河畔跨境上班族的晨昏往来,到南宁夜市升腾的烟火气息;从坭兴陶土在建筑美学中的创意重生,到杂技艺术在民族基因中的时代绽放,每一部作品都凝结着文明互鉴的璀璨瞬间。

  据悉,“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是一个支持外国青年电影人在中国进行文化体验与影像创作的项目,旨在加强中外青年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合作。(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安徽肥西:特色产业助增收

国际能源署的一份报告认为,随着市场竞争和规模化生产促成电动汽车价格逐步下降,电动汽车需求预计会呈现指数级增长。电动汽车是各国正大力推广的一项重要减排措施。电池技术、充电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动汽车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多种变革性技术的融合,将持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书绘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画展”在京开幕

下集“家·春秋”,则讲述了央宗和她的丈夫、母亲、女儿等家人的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融。央宗的老母亲也曾是一名牧羊人,年少时经历过匪乱四起、动荡贫苦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才和无数藏族人一样翻身做主。如今这位80多岁的老人被儿子接到现代化的城市,含饴弄孙,颐养天年。2023年夏天,在儿孙辈的陪伴下,她实现了前往西藏一见拉萨布达拉宫和神山冈仁波齐的夙愿。央宗和她的四个哥哥则有更多的人生选择,央宗接过母亲的鞭子在老家放牧,哥哥们有的在本地务农、做生意,有的外出求学后到首都北京和州府香格里拉工作;央宗的女儿在接受现代教育后,已开启更广阔的人生。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林留根:以考古的方式致敬运河

“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我从8岁就爱上了刺绣,因其造型简洁夸张,色彩明快热烈,如同我们关中女子利落爽快的性格色彩。”李惠莲介绍,西秦刺绣题材丰富多样,构思奇巧浪漫,其技艺自成体系,有平绣、悬绣和拼缝等绣法。

湖北崇阳白霓古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同一天,中国证监会表示,为更好服务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证监会制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相关措施涉及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多方面,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融资“绿色通道”、支持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加强债券市场的精准支持、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配套制度等。

广交会观察:中华老字号创新“圈粉”外商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吕舟近日接受“东西问”专访,从北京中轴线申遗,探讨世界遗产如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